“智慧传递”新优质学校发展项目设计
作者: 上海市普陀区长征中心小学管理员
发布时间: 2018年1月11日

“智慧传递”新优质学校发展发展设计案例

设计名称:《实践育人课程建设研究——资源整合与可行路径》

设计单位:长征中心小学

设计说明:

一、使用问题与情境

1、期望将校内外课程相整合的学校。

学校期望在原有德育课程设计思考基础上,能挖掘社会大课堂资源,拓展课程育人外延,将传统意义的校外活动与课程主阵地作用有效融合,丰富学校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能力。

2、期望挖掘家长资源,推动家校社合作深入开展的学校。

有较好的家校互动基础,家长参与学校各类活动积极性较高,期望在原有的家校合作基础上通过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的深入合作,开拓形式多样、扎实有效的家校互动新模式。

二、预期价值与目标

1、从课程开发的角度出发,贯通社会资源的开发与学校三类课程之间的关联,实现从校内到校外教育的延续,对后续的学校课程开发奠定良好的基础。

2、学校依托各种资源,拓展校外实践载体,发挥好志愿者作用,聚焦各年龄段的需求,开发、整合、丰富学校各类活动课程。

3、通过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的深入合作,研究形式多样、扎实有效的家校互动新模式,提升学校与家庭、社区协作的水平。

三、行动步骤与要点

(一)行动步骤

行动步骤一:学习研究,明确指导思想

行动步骤二:走进社会,拓宽课程领域

行动步骤三:家校互动,创新合作途径

(二)行动要点

行动步骤一:学习研究,明确指导思想

在我国课程改革的长期实践中,社会实践教育及其实践活动课程已经深入人心。社会实践教育及其活动为学生生活经验的获得和社会实践能力的成长开辟了渠道,为学生的生命成长拓展了空间,增强了效能。我们积极开展的社会实践教育,是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培育信任的成功教育,它引导师生走出校门、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学会成功,切切实实地深化落实与扎实推进了素质教育。在实践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我们持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坚持育德为先,以德树人,将拓展型课程与基础型课程、探究型课程相融合,切实注重知行统一、实践体验,寓教于乐,从而实现了学习方式的切换,拓展了学习资源,延伸了发展空间。全校师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激发了学习兴趣,增强了生命体验,从而强化了社会责任,树立起主动服务的意识。

在持续开展社会实践教育及其活动中,我们十分重视学生“体验与体验学习”的实践活动。体验学习,一方面强调师生在体验活动中的主体性,另一方面则强调学习者在体验实践中的内化过程。内化必须经过体验,体验式内化的必要环节。随着“学会生存”、“学会关心”理念的深入人心,体验教育与体验学习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心、重视与实践。

行动步骤二:走进社会,拓宽课程领域

要点一:资源整合,多方联动。

德育实践课程充分体现“德育在行动”。为了丰富“快乐活动日”的活动内容和组织形式,学校设计了调查问卷,通过调查问卷进一步了解学生对各类拓展课程活动的兴趣、关注度,为更好地开展快乐活动提供依据。从问卷梳理中反映出,学生想参与体验类的活动呼声最高。我们倾听学生的心声,满足学生的需求,挖掘社会大课堂丰富资源,广泛利用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等社会资源,充分发挥各类社会实践基地,对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市、区、镇及家校合作教育志愿者提供的社会实践活动资源进行梳理、统整,逐步形成“小眼睛看大世界”七彩实践之旅活动菜单,组织孩子们定期、分层走出校园开展体验式实践活动,开拓视野,丰富经历。并集结学生、教师、家长志愿者的智慧设计了《小眼睛看大世界》手册。学生们在老师及家长志愿者的带领下到各实践基地开展七彩之旅实践活动,根据“小眼睛看大世界”七彩实践之旅活动学习单的要求,在校本七彩实践手册中记录活动中习得的知识,留下活动的快乐感受。

“小眼睛看大世界”七彩实践之旅是深受学生喜欢的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纷纷表示:走出学校,走进社会大课堂,学到了许多课本外的知识,校内外知识互融,学会了信息的搜索与整理,拓宽了眼界,真是获益匪浅。七彩实践之旅活动改变了学生单一的知识接受性的学习和生活方式,拓展了学习资源、拓宽发展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化学生社会责任感,提升综合素质。

要点二:形成课程,编撰手册。

七彩假期生活手册,学生暑期活动“好助手”。假期让人欢喜让人忧,喜的是孩子们可以利用假期时间可以修整下,担忧的是孩子们可能会缺少监管,会沉迷与游戏世界。为了引导孩子们在假期中乐而学、学而乐,乐有所得、乐有所成。学校与社区、共建单位加强合作,学校积极整合资源,动员区域内各方力量积极参与,(长征区域内各社会实践点、各居委、家长志愿者、校外辅导员等)通过多方的共同努力,学校、社区、家庭的积极互动,共同关注青少年的假期生活,为青少年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七彩课程活动。

学校依托“城市少年宫”校内实践点,拓展校外实践载体,发挥好志愿者作用,聚焦各年龄段的需求,开发、整合益智、生动、有趣、多彩的各类活动课程,如:资源循环、安全、英特尔科技创新、跳蚤市场、开心小农场、自制饼干、英语舞台剧体验、公益助学、朗诵等深受孩子喜欢的课程活动,充分彰显活动育人、文化育人的功能。学校多元丰富的假期课程活动也受到家长们的盛赞。

在原有的假期工作基础上,学校还将假期活动项目进行了拓展,集学生、教师、社区、家长之力,编撰了七彩假期生活手册。学生假期生活手册中,将学校假期品牌特色活动及区、镇重点活动纳入,包含了活动名称、内容记录、自评互评等方面,让假期实践手册成为孩子们开展快乐活动的“温馨贴士”、“好助手”。学校团员老师们还开发、设计了有长征本土特色的校本课程《长征之路》,在假期中开展红色课程实践活动,了解历史,感受红军获得成功的不易与艰辛,学习并继承不怕困难、吃苦耐劳、热爱祖国的红色长征精神。

行动步骤三:家校互动,创新合作途径

要点一:开展家长学校,更新观念育新苗。

我们了解到家长的需求与困惑,根据家长的需求,挖掘社区优质家庭教育资源,开设家长学校,搭建家长与家庭教育专家、家长与老师间、家长与家长间的“对话”平台,共同探讨、交流家庭教育方法、经验、案例等,使家庭与学校共同成长!

要点二:立足学生需求,开发七彩家长志愿者课程。

学校立足学生需求,通过征询报名、分类建库、建立团队,合作开发,学校和家长志愿者逐步开发适合不同年龄学生的新课程。

征询报名、分类建库:家长资源是闲散游离无组织,但是却丰富多面,因此学校下发了致家长信,从课程类、社会实践活动类,征询家长可提供的教育教学资源,了解家长的教育背景、专业特长、工作经历等情况。学校经过梳理家长信息资源征询表,建立了社会实践类、兴趣活动类两大类,包括身心修养、法制安全、科技环保、生活技能、职业启蒙、健康卫生、创意制作、金融理财等8小类菜单式家校合作教育信息资源库。

建立团队,合作开发:我们集结家长的力量,邀请热情的家长加入志愿者团队,成立了家校合作教育课程志愿者团队。项目组成员一起讨论为孩子开展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的设想,并以学校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为基点,在立足校本、开放空间,盘活家长潜在的课程资源,建构家长志愿者七彩课程体系上进行了深入的实践、研究。

在推进课程开发实施中,赋予家长、学生双向选择的权力,从家长资源库中遴选适合各年龄层次学生的课程,由志愿者根据自身资源优势,结合学校办学目标、学生学习需求确定相应的科目、主题,并自主选择学生。项目组对家长申报的课程科目进行指导,下发“志愿者七彩课程开发设计表”,表内包括“科目名称、课程类型、科目类别、适合对象、科目学习目标、科目内容、过程设计、资源链接、评价方法”等,引导家长扬自己所长、设计具体的课程内容,形成一个由家长开发并实施的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学习模块,通过微信、QQ、面谈等方式指导志愿者如何进行课程设计。学校和家长志愿者共同开发《小课程,大智慧》校本课程。志愿者运用自己的专业、特长为孩子们开设了丰富多彩的课程活动,渗透职业启蒙教育,开拓学生视野。

拓展时空,丰富内容:随着学校班额及学生数的扩张,学校活动场地就显得紧张,为了让学生们都能每天运动、锻炼,愉悦身心,又能解决由于学校场地空间不足、生额高的困扰。家校合作项目组整合资源,拓展了七彩志愿者课程内容,开设了民体游戏活动课程,让学生们体验父母小时候的弄堂游戏。我们招募了热心参与活动管理的家长志愿者,制定了管理流程、职责,邀请有经验的家长担任活动指导员对志愿者开展活动管理培训。每周五快乐活动日下午,全校学生都参与到分年级、分年度的民体活动中,使每个孩子都能在健康、愉悦、积极的体育活动中感受七彩的校园生活。

多维双向,探索评价:学校建立课程评价机制。用学生、助教观察员、授课志愿者、学校等多种评价主体,以对话、撰写感言、调查问卷等形式,对授课志愿者及学生进行双向评价,了解学生参与家长志愿者课程的收获、感悟,了解课程的受欢迎度,将反馈的信息作为课程完善、调整的建议。学校还对投入七彩课程开发的志愿者授予“家校合作教育”项目课程创新奖称号。

四、本校实践效果简介

“情智和谐发展,成长与快乐同行”的办学理念不断在学校发展的各个方面渗透、浸润,不断激励着长小人的工作热情和文化认同的提升。学校通过七彩育人课程的实践研发加强了校内外的联动,丰富了学校课程的设置,推动了学生的学力提高,学校的办学品质和声誉也逐渐提升。学校近年来荣获了上海市安全文明校,上海市金爱心集体,上海市健康单位,上海市建设健康城市2012年度健康单位先进称号,普陀区“文明单位”,普陀区“绿色学校”,普陀区行为规范示范校,普陀区科技、艺术特色学校,普陀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示范学校,"家校互动"平台应用先进集体等各类荣誉称号。并在区域内积极发挥着辐射示范作用。

(一)建设学校德育实践课程,推进课内课外有效融合。

1、挖掘社会大课堂资源,拓展课程育人外延,建设学校德育实践课程,将传统意义的校外活动与课程主阵地作用有效融合,发挥课内、课外双重优势。

2、探索“德育在行动”的有效路径。采用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通过全校全员性活动形式,引导从“知识的课堂”走进“实践的课堂”、从“书本的世界”走入“生活的世界”,使学生学会在问题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体验中学习。

3、在社会大课堂的资源整合利用中,研究从课程开发的角度出发,贯通社会资源的开发与学校三类课程之间的关联,实现从校内到校外教育的延续,开发校本课程教材。

(二)搭建多方育人合作平台,推进学校、家庭、社会联动。

近年来,我们编制家长学校新课程予以培训,创新校园对话、现场观摩与案例剖析,师长现身说法,以引导健康的家庭教育方式。针对不同年段学生、不同层级要求,课题研究还搭建各式平台,共同探讨交流家庭教育观念、方法、经验与案例。

我们运用现身说法、现场观摩、校园开放日等生动活泼形式,让不同背景与基础的家长互动探讨,在对话中求同存异,共同推进志愿者文化的健康发育与发展。家长志愿者课程以及家长志愿者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推动力,不断地推动着家校合作向更高层次与水平提升。家校合作教育志愿者走进校园,走上讲台,不仅为学生们开设了应急救护、交通规划、变废为宝、少儿瑜伽、视觉健康、玩的品格、探索未来、行走机器人等几十门课程,而且指导孩子们在说说、讲讲、议议、跳跳、品品、演演、学学等各式各样的体验中,增长了知识,学会了技能,锻炼了意志,提升了品质。从而创新了“分类建库、合作开发、拓展时空、多维评价、放飞希望”等家庭教育及其指导的新途径、新举措。

目前,伴随着家校合作的深入,一支由745家长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护校、护班、课程志愿者,职业启蒙者、活动管理志愿者们,引导者师生们在对社会的初步认知体验中,用今天的知识为明天做做储备,把“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让梦想在七彩校园中启航,从而大大提升了家校社区合作的新境界与新水平。

五、风险与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1、家长志愿者课程在与学校课程整合时要注意不重复、不叠加,在挑选确定时必须真正做到针对学生需求和对学校现有课程的补充,不可盲目设置。

注意事项2、家长志愿者课程作为校本课程其相关课程资料应及时整理、归档,有利于志愿者更替后的课程统一、延续性。

注意事项3、评价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如何真正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建立一套比较系统、科学的评价体系,需要学校深入的研究。 


上海市普陀区长征中心小学

地址:吉镇路259号   邮编:200333   电话:52703997